财会必知必会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财会必知必会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导言:详细分析成本会计内容以及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成本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核算成本,以服务于管理的需要,进而管理这能够及时进行成本会计控制(包括预测、计划和决策等)。
速达软件,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
那么,成本会计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呢?以及用于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对此,本文将从成本会计内容、产品成本计算常用的3种方法来展开阐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成本会计内容
成本会计就是以核算成本为主的经济管理活动。而成本会计的内容也就是成本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记载成本信息的相关会计记录
核算成本的依据即为记载成本信息的会计记录。与记载成本信息有关的会计记录主要有:
①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形物质的消耗记录,比如领料单。
②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力消耗记录,比如工时记录表。
▷速达A4.Cloud Pro财务管理系统
③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比如水电费支出单。
......
需要注意的是,在记载成本信息时,要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准确且完整,以为后续的成本核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用定额管理等多种成本考核方法
广义上来说,定额管理(norm management)是指利用定额来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一种管理方法。
成本定额管理则是企业对于各类成本消耗指标进行定额设计、实施、不断修订完善及实施效果分析评价的成本控制过程。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成本定额管理不仅是对成本发生的价值量进行限额管理,还是对于成本发生的资源消耗量进行定量管理。
▷速达4000.Online PRO财务管理系统
当前较为流行的成本考核方法是责任成本考核,这里就暂不做具体叙述。
3.制定适合企业内部考核的内部转移价格
成本会计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①考虑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依据;
②考虑企业生产商品的成本作为依据,比如历史成本、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
③在考虑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加成一定的利润率。
注:内部转移价格是指当企业内部有关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和相互提供劳务时,为了正确评价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明确区分各自的经济责任,使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建立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上而制定的结算价格。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成本计算对象主要有产品品种、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批别,所以相对应的成本计算法是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
1. 品种法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按产品品种设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其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是较为基础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核算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明细账;
②分配月内发生的各项要素之处,编制有关费用分配表,据此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③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④分配制造费用;
⑤汇总本月产品总成本,并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⑥月末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2.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企业。
▷速达5000.Online PRO ERP管理系统
按照是否要在各步骤之间结转半成品成本,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计算各步骤所产的半成品成本)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3.分批法
分批法是指按产品批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有:
①以产品批次或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
②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即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相同,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③一般不需要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前一部分提到的定额法、分类法等辅助方法。
总而言之,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布法,其主要选择因素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生产费用。而具体选择哪种还需要成本会计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成本管理要求来判断。
参考资料:
[1] 《成本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图解案例版) 》 绮敏
[2] 《财务成本管理理论与案例》 蔡昭映,方小慧等编
[3] 《成本会计 第2版》李兴,钟顺东,韩开军编
免责声明: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使用,如图文有不妥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