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山,金山寺,妙峰古道,青山如黛,春雪皑皑,风景美如画
阳台山,金山寺,妙峰古道,青山如黛,春雪皑皑,风景美如画
今日份景点记录分享,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阳台山。
昨日本意是去往大觉寺徒步,开车在阜石路时,空气阴霾,能见度很低,大觉寺线路不熟悉,便临时起意改道阳台山。
去年的夏日时,曾来此处爬过山,因天气太热,未能到达妙儿洼,一直感觉有些遗憾。
门口处购票扫码进山,票价十元,真的是很良心呀。
妙峰古道是阳台山的代表,属于妙峰古道的中北道,为古香道,由景区入口,缓慢提升,古道由岩石,卵石铺就,宽度约3米,虽不如京西古道的古商道那么壮观,但保存完整。
沿着妙峰古道一路上行,经年累月的踩踏,石头很光滑,古道两侧的桃树已是含苞待放,若是晚个一两周,桃花盛开,想必美不胜收。
古道的两旁,在古代设置有许多的茶棚,供来往的行人行人免费就餐,休息,现在大多已经毁损,不过,现在景区也在逐步地修缮,恢复。
沿着古道走到金山寺,金山寺始建于金代,为西山八大院之一,金山寺已经修复完毕,只是现在尚未开放,寺中的金山泉,颇负盛名,京城很多人都会来此打水。
泉眼边和一位大叔聊天,说是从安贞坐车过来的,每周两次,背两个桶,用来泡茶,称金山泉的水,能与之比拟的也就是凤凰岭的泉水了。
沿着古道上来时,遇到很多的打水人,肩背手提,能不辞劳苦的爬山背水,想必此泉水定是甘甜无比的。
金山寺可以继续上行,也可以穿过一道门,通往鹫峰方向,选择继续上行。
继续上行可以看到一块指示牌,善来进阶,相传是清同治年间,太监刘诚印和安德海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而修建的妙峰古道,每铺石一块就得用银一两,因此又得名“金阶”。
越往上走,游人也就越发得少,前几日的一场雪,城区内几乎未曾看到雪的痕迹,山野间却是厚厚的雪,部分积雪处,居然有五六公分之厚!
放眼望去,四周的山峦掩映在云雾之间,脚踏在厚厚的积雪之上,咯吱咯吱的声音,回荡耳边,宁静而美好。
白雪中的残垣断壁,与树枝相映,多了几分意境之美。
随着高度的攀升,天空变得越来越蓝,颇有几分云深不知处的意境。
距离妙儿洼还有800多米时,天空已是蔚蓝,与山脚下恍若是两个世界。
妙儿洼茶棚遗址,到达此处,便是一条宽阔的公路,可以由此继续攀登至主峰,也可以选择鹫峰下山,如果不想再爬山,山顶有接送客人的车子,简单问了几句,应是一个车200元。
小结:
上午的10点钟上山,下山为下午的三点钟,原计划是由鹫峰下山,因下午天暖,积雪融化,鹫峰多为土路,只能是原路返程。
行程约15公里。
部分石板路因积雪融化,特别的滑,下山时路过自己堆小雪人的石墙时,墙上的积雪都已经融化了,但背阴的路段,依然是厚厚的积雪。
如果是计划这个周末来爬山的朋友们,一定要穿防水防滑的鞋子,也务必要带上登山杖来辅助。
金山寺和妙儿洼茶棚共有两处售货处,但两个相隔甚远,建议来登山可以备一些饮食。
登山之旅很是圆满,唯一有些纠结的便是山道上有两处垃圾,大约是雪天太难走,无法及时清理,其实登山大多会背包,备一个垃圾袋,垃圾随身带走,也是很方便的。
在美好的风景中看到垃圾堆,终究是有些煞风景的事,举手之劳,得益众生!
视频加载中...
我是三月,记录分享行走的足迹,北京有太多的美景值得我们去探寻,欢迎朋友们留言分享您所看到的北京风景。
流水账一篇,谢谢您耐心的阅读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