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

​东方佛祖:智者大师的故事和传说

点击: 来源:快乐生活
摘要:东方佛祖:智者大师的故事和传说 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者在荆州之华容(今公安县)名叫茅穗里的荒湖边(今公安县毛家港镇)出生,俗名陈德安。 智者大师雕像 陈

东方佛祖:智者大师的故事和传说

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者在荆州之华容(今公安县)名叫茅穗里的荒湖边(今公安县毛家港镇)出生,俗名陈德安。


智者大师雕像


陈德安十八岁之前在父亲陈起祖安排下入私塾学习儒家经典,同时也受母亲徐氏影响接触佛经。十八岁到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门下,出家为僧。二十岁时到衡州大贤山潜心三年苦读佛教经典,并开始涉及儒、道、佛的比较研究。二十三岁到河南光州大苏山拜慧思禅师为师,苦修法华。三十岁辞师出金陵,居瓦官寺弘法八年。三十八岁入天台山隐修,十年间创宗立派于天台。四十八岁奉召出金陵,五十四岁赴扬州为晋王杨广受戒,获封“智者”。五十五岁往荆湘,五十六岁至荆州当阳,答地恩,造玉泉寺,讲摩诃止观。五十八岁受晋王请下扬州。五十九岁春再还天台。次年冬,六十岁赴晋王召,途至新昌,圆寂新昌大佛寺。


放生池

智者大师见到当地百姓扑鱼为主,不忍“彼此相害”,从而发动僧众信徒募集资金买了一条小溪作为放生池。后又游说陈宣帝,宣帝受到说法而感动,下旨将整条椒江水系敕作放生池。

智者大师这种建立放生池的形式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放生池,并成为中国唐宋时期放生池重要的典型模式。



1200多年的隋梅

在国清寺大雄宝殿右侧的一个小院子里,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法师亲手种下一棵梅树。据说这颗梅树的种子来自一位在国清寺避难的“梅女”姑娘,在国清寺的三年里,她绣了一部《法华经》在白色缎子上,离开时又把从家里的梅树种子包在了绢绣的《法华经》卷中献给灌顶法师。


十八罗汉金身

隋朝只有28年的历史,现存的国清寺是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重建的。

新中国成立后,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见周恩来总理,拉开了中日友好的帷幕。周恩来总理拔款30万人民币,精心挑选了109件国宝发给了国清寺,有释迦牟尼佛像、十八罗汉像、韦驮像、青铜宝鼎、石狮子等,让国清寺成为了拥有众多国宝之首的寺院。

近几年台州市政府为了保护木质十八罗汉不受损,全部把十八罗汉木质造像刷成金色了。

智者大师的传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有《避乱落荆州》、《出生茅穗里》、《从小结佛缘》、《大贤山读经》、《千里拜恩师》、《大苏山妙悟》、《瓦官寺弘法》、《隐修天台山》、《慈悲救白鹅》、《放生渔码头》、《江鱼化黄雀》等,从各个侧面反映智者大师的出生、读书、学佛、交友、尽孝、处世、苦修、创宗立派等生命链条中的一个个重要结点,是传统文化儒、佛、道的融合,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在世界范围影响了佛教,被世界佛教界称为“东方佛祖”。

#域见湖北# #头条之星本地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