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生产的STG44,算是一把合格的突击步枪吗
二战时德国生产的STG44,算是一把合格的突击步枪吗
早在二战前,各国就意识到原有的栓动步枪射速太慢,火力密度不够,因此纷纷开始了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的研制,并有了一些产品。其典型的代表有美国的勃朗宁自动步枪、德国的FG42伞兵步枪等。
不过这些自动步枪用的是原来的步枪子弹,在全自动射击时很难控制枪支的跳动和后坐力。所以早期的自动步枪往往采用比普通步枪更厚重的枪管和两脚架,结果导致它们更接近于轻机枪,和现代的突击步枪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勃朗宁自动步枪,和其他国家的轻机枪看上去没什么区别
在二战时,由于装甲部队的大量使用,步兵的交战距离不断缩短,大部分时候都不超过400米。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步枪子弹威力有些过剩。德国就研制了一种采用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
这种中间型威力枪弹虽然不如原来的步枪弹射程那么远,但是后坐力要小很多,连发时比原来的步枪弹更容易控制。德国就是在这种子弹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新式的自动步枪,并命名为MKb42(H)步枪。MKb42(H)步枪最终经过反复改进,于1944年正式定型,这就是STG-44突击步枪。
STG-44突击步枪的射速要比当时各国陆军普遍装备步枪快得多,而和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相比,有效射程则要远不少。此外STG-44突击步枪使用弹匣供弹,弹匣可装30发子弹,火力持续性好。
虽然说在旷野上STG-44突击步枪没有原来旧式步枪那么远的射程,有些吃亏,但是综合性能来说还是提升了一大截,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突击步枪了。
然而在MKb42(H)步枪刚推出时,希特勒基于自己在一战时的经验,认为步枪还是需要考虑远射程作战的需要,MKb42(H)步枪的射程太近。此外MKb42(H)步枪射速快,其使用的子弹又和德国原有的毛瑟步枪子弹不通用,要是大量生产的话会,必然对原来的子弹生产线进行大调整,会影响产量。
所以最终希特勒没有同意大量装备。后来德国军方只能把MKb42(H)步枪的改进型冠以MP43、MP44的名字,以新式冲锋枪的名义进行生产。最后其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终于打动了希特勒,才得以以STG44突击步枪的名字正式进行大规模生产。
然而此时的战局对德国已经非常不利,德国本土遭到美英的猛烈轰炸,STG44突击步枪的生产进度受到极大影响。到1945年3月,算上当初以MP43、MP44名义生产的STG44突击步枪,总产量也不过425977支,根本不够使用。
不过使用STG44突击步枪的德军部队对其评价很高,因此就技术角度来说,STG44突击步枪还是一种成功的突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