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在乌鲁木齐有个“亲哥哥”
努尔在乌鲁木齐有个“亲哥哥”
努尔在他的“亲哥哥”。
努尔在他的“亲哥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彭芳 通讯员赛尔格林)夏天切西瓜、泡茶;冬天做拌面、包饺子,连自己过年,都一定要把炸好的馓子亲手送到白哥手上,在努尔·亚森心里,白哥就是他在乌鲁木齐的亲哥哥。
2月24日11时,刚完成早高峰执勤任务的沙依巴克区交警大队西北路中队中队长白军,匆忙在路边买了一个肉夹馍,就算吃早餐了,随后便一路往平顶山走,今天,他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努尔。
在一间十多平方大小的烤肉店里,记者跟白军见到了朴实的努尔,白军还没来得及开口说出好消息,努尔就已经忙了起来,摆凳子让白哥坐下,把刚烧好的茶端上来倒好,努尔的妻子也赶忙洗洗手,问白军是吃拉条子、还是吃抓饭。
“你们都别忙了,早饭我吃过了,今天过来就是给你们说个事,孩子今年9月1号就能去上学了。”白军叫努尔坐下,听到这话,努尔眼睛瞪得圆圆的,“说好了吗?可以上学了吗?那他以后就不用跟其他娃娃到社区学校旁听了。”
说着努尔笑了起来,他把桌上的茶递给白军,外面冷,你先喝点茶暖和暖和。
原来,上学是努尔5岁儿子最大的心愿,他每天都跟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们去社区民办学校旁听,还天天回家跟爸爸商量,他也想戴红领巾,也想穿校服,然而,因为努尔属于外来务工人员,且学校都有要求须年满七岁方能上学,这让努尔甚是发愁,而今天白军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他的一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摩托车被扣 努尔认识白哥
白军和努尔相识,是个很偶然的机会。
2015年6月的一天早上,骑着摩托车准备去北园春买肉的努尔刚出家门就被白军拦下,因为不能提供摩托车的合法来源,努尔的摩托车被查扣。对于努尔来说,这是他用全家所有的积蓄买的摩托车,本以为从此早上就能多进些货,让自己以往看天吃饭的生意能有些起色,可没想到头一天就出师不利,连进货的小摩托都被交警扣了。
努尔自1995年从阿勒苏拜城的一个小村庄来到乌市打工,因为不会汉语,只要雇主能管吃住,就是不给工钱他也愿意干,可是困难的家境,还有年迈的老人,让努尔不得不继续努力,终于,他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在2013年开了这家十平米大小的烤肉店,但生意却跟他的汉语水平一样,非常有限。
没了摩托车努尔更是发愁,他去找管委会工作人员反映,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他第一次见到了白军。“白哥看到我送过去的手续(摩托车手续),也没罚款,就把车还给我了,他每次巡逻到我店里,还进来光顾我,带朋友过来光顾,我感激他,他帮我很多。”努尔不善言谈,但句句感激,热泪盈眶。
从靠比划沟通 到汉语水平大增
跟努尔相识后,白军也会是不是去努尔店里光顾他的生意,起初跟基本不懂汉语的努尔,只能靠比划或者有管委会工作人员翻译来沟通。
“十串烤肉,就用手比十,然后在烤肉炉子上转转,他就知道了;喝水就拿空杯子往嘴里倒。”白军笑笑说,日子久了,白军知道,努尔生意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汉语水平,于是,他便有空就常去教努尔说汉语,从最简单的“烤肉”、“凉面”学起,渐渐的,努尔的生意开始好转,在平顶山周围,除了常来的维吾尔族老客户外,还有不少汉族顾客也好他家这口,努尔和妻子的生活也开始有了起色。
想扩大经营 白哥帮忙找门面
去年秋天,努尔的妻子怀了二胎,他农村的哥哥、妹妹也来到乌市打工,看到随着自己生活渐好,努尔也常把妻子做的馓子、小吃拿去送给白军及他的同事们吃,以表感激,有一天,白军提起,在这平顶山上毕竟客源有限,他鼓励努尔扩大经营,将烤肉店开到繁华地段。
于是,两人开始到处寻找门面,租金贵了,以努尔的积蓄他租不起,便宜的门面又地处背街小巷,终于两人看中了农大周边的门面房,可又苦于没有出租的。
今年四月左右,努尔的妻子就要回老家生孩子了,白军虽然每天工作繁重,但他告诉努尔,“农大也是我的巡逻片区,我随时给你看着,如果有好的,我先去给你谈,你把上学的儿子和店照顾好就行,只要我休息了,我就过来帮忙烤肉。”
努尔再次热泪盈眶,“你就是我乌鲁木齐的亲哥哥。”
记者手记:努尔看到了白哥的辛苦,常常想着办法慰劳他,而白哥也感受到了努尔生活的不易,随时惦记着帮努尔脱贫致富,他们虽非亲兄弟,却相互关爱着对方,他们虽然民族不同,却心灵相通,在乌鲁木齐这片热土上,他们成了最友爱的亲兄弟,互相帮助,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