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

​唐朝对美女的标准是以胖为美?

点击: 来源:快乐生活
摘要:唐朝对美女的标准是以胖为美? 很多人认为,唐朝对于美女的审美标准之一就是以胖为美。 北宋文豪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写有诗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总相宜。 这就

唐朝对美女的标准是以胖为美?

很多人认为,唐朝对于美女的审美标准之一就是以胖为美。

北宋文豪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写有诗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总相宜。

这就产生了环肥燕瘦这个成语。

一些人因此对诗中所描述的杨玉环和赵飞燕两位美女定了性。

认为杨贵妃是一个胖胖的、身姿丰腴的美女,作为唐朝美女的代表人物,她引领了唐朝人的审美观。

对于这个观点,一直以来都是有人认同,有人质疑的。

如今,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唐朝对美女的审美标准是怎样的呢?

持有肯定观点的人认为,除了苏东坡的诗句,关于以胖为美这一标准还有其他的佐证。

其唐代考古出土的雕像以及盛唐时期的仕女图中,都刻画了大量体态圆润、身姿丰腴、面如满月的胖女子形象。

这些文物是唐朝人对女子类型偏好的直接证据。

其二,大量唐诗提到杨玉环3000宠爱于一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丰满的身姿象征着贵气。

从唐朝的发展史上,对于胖女子得到偏爱也能解释得通。

首先呀,唐朝统治阶级的审美会对于民众思想有所导向。

李唐王朝发迹于太原,长期与塞外的羌、胡等游牧民族保持密切关系。

在唐朝建立之后,李氏皇帝们推广胡人风俗,崇尚女性勇武的身姿,消瘦的女子不被喜爱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

作为证据,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则天对女性审美变革有着关键的作用。

在旧唐书外戚传中,形容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为身姿丰硕且面颊宽大,有政治手腕。

在武则天眼中,这个女儿身上的优点简直跟自己一模一样。

武则天执政长达半个世纪,期间加深了以丰腴为美的审美导向。

连女皇帝都是面宽健硕的,皇宫内外谁敢说不喜欢呢?

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的才人,而后又嫁给唐高宗李治,这两位皇帝的审美不用过多去怀疑。

其次啊。

唐朝时期佛教兴盛,间接影响了审美风向,让胖乎乎的女孩很受欢迎。

佛祖菩萨都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身形也是高大壮硕的。

在百姓眼中,这种富态的身形是有福之人的象征。

龙门石窟、敦煌壁画,这些佛家古迹中,佛祖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也就向着佛家靠拢了。

以上诸多论据表明,唐代以胖为美的观点是令人信服的。

但一些学者对上面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无论是杨玉环是唐朝人,对美女的评断标准都是后人的误解,并对上面的论据进行了一一的驳斥。

一是唐代考古出土过的雕像只是艺术加工,夸张的效果,并不能反映当时社会人物特征,对于中身姿丰腴的圆脸女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人们欣赏的是画中女子的神韵及用笔,大多胖女子都是描画的年长贵妇人。

而唐朝的画作之中的少女及侍女形象,基本都是以身姿纤瘦为主,比如阎立本的步辇图,还有周访的簪花仕女图,画的基本都是苗条纤瘦的女子。

这二人作为朝中大员,间接体现了朝中的审美标准。

二是李唐政权的确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深厚。

李渊有鲜卑血统,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夺权的年代,李氏家族因为尚武,在建立唐朝后会对身材健硕的女子更为偏好,但也只是存在于初唐短短几十年中。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人们更多还是喜欢苗条纤瘦的女子。

作为证据,很多著名人物都对瘦女子更加偏爱。

如白居易在晚年纳妾的事儿,就被本市诗记录了下来。

白居易的宠妾,凡俗,擅长唱歌。

宠妾小蛮擅长舞蹈,他曾写诗。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表达了白居易对窈窕细腰女子的偏爱。

作为尚书,他对女子的喜好代表了朝廷中的主流观点。

此外,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唐玄宗给自己儿子娶妻时曾提出要求,甄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赐予太子。

这里的白、长、细是指腰肢纤细,身材修长,皮肤白皙。

由此看来,唐朝人对美女的定义与现如今区别并不大。

三是关于杨玉环的胖,世人一直存在着误解。

首先,苏东坡所写的诗句其实是被断章取义了,这句诗的前两句是。

杜陵评书贵受硬,此论未公无不平。

结合诗文标题,能看出苏东坡是借着杨玉环、赵飞燕、杜甫等人阐述了自己的书法美学评判标准。

认为不同类型的书法家,字体或是刚劲或是飘逸的,风格没有高低之分。

主旨并不是说二位美女的肥瘦差距,其次,旧唐书中称杨玉环资质丰艳,可能带点微胖,但绝对不是肥胖。

而新唐书中形容杨玉环为善歌舞,碎小音律。

唐玄宗曾亲自为他谱写了霓裳羽衣曲和胡宣武作为杨玉环的主舞曲目。

尤其是宣武源自西域,节奏明快,需要武者一连旋转好几圈,如果杨玉环真的是个胖女子的话,很明显是跳不动的。

再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写诗称杨玉环身材匀称,肌肤细腻,身轻如燕,是个外表完美的女人。

可见啊,唐朝人对于美女的审美,大概率不是以胖为美。

都是喜欢细长白的女子,类似于今日的白瘦幼标准。

因为几百年后苏东坡的一句诗,让杨玉环背上了千年胖女子的名声,进而影响了整个唐朝对女子的审美偏好定义。

这误解恐怕是有点儿太深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