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

​我国现存古城墙遗存详细介绍(一)北京古城墙

点击: 来源:快乐生活
摘要:我国现存古城墙遗存详细介绍(一)北京古城墙 北京城墙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通高12-14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明清北京城分为

我国现存古城墙遗存详细介绍(一)北京古城墙

北京城墙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通高12-14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明清北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和皇城。

其中内城有城门九座,分别为: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阜成门、朝阳门、西直门、东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外城有七座城门,分别为:广安门、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西便门、东便门和永定门

皇城开四座城门,分别为:天安门、地安门、西安门、东安门。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不幸的是,由于建国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高等原因,,北京内城外城城墙绝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被二环路所取代,大部分皇城墙也在北洋时期被拆除。但不幸中的万幸,仍有部分遗存保存至今,也有一些城门和角楼被陆续复建。

1、正阳门城楼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正阳门也是北京唯一保存至今的拥有城楼和箭楼的城门,不过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中正阳门箭楼被焚毁,今天我们看到的正阳门是光绪32年(1907)年袁世凯主持重修的。

从pageone书店前门店上看正阳门城楼和箭楼

2、崇文门东段城墙及北京内城东南角楼(东便门角楼)

北京内城东南角楼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北京城的角楼。现存角楼建成于明正统四年(1439),此后历代均有修缮。角楼西侧拥有北京保存最好的长约1.5公里的城墙,北侧也有大概一百米的城墙

明城墙遗址上可以望到正阳门城楼

东便门角楼

角楼内部

4、德胜门箭楼

老北京德胜门包括城楼箭楼和闸楼,建于明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由于德胜门箭楼位置较为偏北,不影响地铁二号线施工,因此得以保存下来。明正统年间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就在这里打响。

德胜门箭楼

5、西便门城楼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西便门与东便门,是北京修建较晚的两个城门,起名时叫“偏门”。后来叫乱了,又成了“便门”。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地铁时将附近城墙拆除。1988年北京市政府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予以整修,在于外城相接处修复城楼。

西便门小公园

6、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永定门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永定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拆毁。2004年北京永定门城楼复建,其中瓮城和箭楼尚未修建,成为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永定门城楼

7、左安门角楼(外城东南角楼)

左安门角楼,建成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 ),左安门角楼于1920—1930年间坍塌,城台及城墙于1957年拆除,2016年,在原址上复建,现为角楼图书馆。

左安门角楼及护城河

8、北京皇城墙

北京皇城休建于明永乐年间,民国元年(1911年)打通长安街,拆除了长安左、右门两侧围墙。1913年南皇城拆出“南长街”和“南池子”两个街口,以后又拆出南河沿街口。东安门于1912年被焚毁,只保留三座门式的东安里门。至1927年,除南墙和千步廊东西墙外,皇城墙全部拆完。1950年西安门被焚毁,1955年拆除地安门。现仅存南墙,即天安门东西两段。

北京皇城墙夜景(天安门东段)

9、紫禁城(故宫)城墙

紫禁城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建于明永乐4—18年(1406—1420)至今保存完好,至今整整六百年历史。

故宫神武门及城墙。

部分资料源自百度百科

致敬原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