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北京档案馆里的“宝藏”太多了
不看不知道,北京档案馆里的“宝藏”太多了
今天(6月9日),市档案馆新馆揭牌,《档案见证北京》《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古都新生 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北京市档案馆发展历程展》四个展览携手亮相,通过千余件档案资料和图片,揭秘北京往事。
【档案见证北京】670余件档案述京城百年变迁
“档案见证北京”展览将成为市档案馆的常设展览。它以北京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大观为主线,以该馆馆藏档案史料为依据,多维度、多手段、全视角、全过程地反映北京近百年来新旧相衔的历史变迁、发展成就及未来愿景。
展览分为先哲营城、图说北京、古都风韵、时代洪流、探索前行、改革新篇、匠心筑梦7个部分,共计670余件档案亮相。展出的档案中包括1929年孙中山灵榇从北平移往南京中山陵的“总理灵榇奉移送殡行列图式”长卷;1947年北平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纪实(《“五二〇”游行专号》);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关档案;1956年铁道部转给北京市园林局《京都敕建万寿戒坛寺山境图》;1995年侯仁之《北京建城记》手稿;1983年北京市第二服务局与法国皮尔·卡丹公司在北京合作开设北京第一家合资餐厅的档案资料;1988年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庆典时制作的“北京之歌”彩车模型,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馆“鸟巢”模型等内容。
策展人介绍,近百年来北京重要事件的档案资料几乎都能在展览中看到。在展出的珍贵档案中,有一件是描绘孙中山灵榇从北平移往南京中山陵的“总理灵榇奉移送殡行列图式”长卷。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于北京逝世,灵榇暂厝西山碧云寺。1929年初,为筹备孙中山奉安大典的迎榇南下工作,特派迎榇专员办事处印制了《恭移总理灵榇送殡行列次序》、《总理灵榇奉移送殡行列图式》,详细记载了壮观的送殡行列。
很多观众,在展厅“重温”曾经的记忆。比如一件1983年的批示。这是改革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出台。6天后,完全从巴黎“复制粘贴”过来的马克西姆餐厅开张了,当晚这一消息还登上了《新闻联播》。在档案中,观众可以看到当年市政府关于开餐厅这个问题专门给外贸部和国务院的请示以及外贸部的批复。这也是北京第一家合资餐厅。
中关村的崛起也用档案的形式重现。1988年初,由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中央办公厅调研室7单位组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联合调查组,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几年来涌现的新型科技企业进行了调查。2月,名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的调查成果出炉,3月12日刊登于《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第一次登上官方媒体,成为了专有名词。当年5月,该调查报告及调查材料,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定名为《希望的火光》。而我们看到的这份文件就是1988年2月还未刊登于媒体的调查报告稿本,在文件中,还能看到当年审阅的痕迹。
此外,展览第一章“图说北京”用20余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地图,图说北京地域、道路、水系、园囿等,展现了北京从明清到现代以来的城市变迁。其中,1560年《京师五城坊巷图》记录了北京内、外城主要坊巷、城门及郊外名胜等的名称,该图选自明朝人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书内记载了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千余条胡同。1908年《最新北京精细全图》中用红色线条标注了全城的自来水管线情况。1922年《京畿四郊游览全图》,描绘了当时的北京周边地区,即现在的北京郊区。该图由格雷戈里(E.Gregory)绘》,其中的山脉均用晕滃法表示。图中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经纬度等要素一应俱全,并且使用彩印印制。
【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
1200余件档案串讲国企往事
该展览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档案见证记忆”、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砥砺奋进的70年”、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从小井村走出的大银行”、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国工匠国礼铸造”、北京工艺艺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懋隆,做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北京大明眼镜股份有限公司的“专业引领服务先行传承文化铸就辉煌”。
展览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成果为主线,依托1200余件档案资料反映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创新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所取得的成就。
看点1 :北京汽车发展“简史”
北汽集团“档案·见证记忆”展览讲述了70年来北京汽车工业发展史。展览共收集文书、报纸、荣誉证书等纸质档案50余件,车模、排球等实物档案40余件,照片等声像档案600余张。其中,反映上世纪50年代北汽发展的《人民日报》,朱德同志为“井冈山”轿车和“北京汽车制造厂”题词的手书印件,“北京”牌越野车的定名通知、工艺设计文件,由153款经典车型组成“北汽产品经典图谱”,20余款北汽所属品牌车模专属展台等尤为值得观看。
看点2:北京公交近百年历史
从1921年成立至今,北京公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8年底,北京公交由诞生时的5条线路,线路总长31.89公里,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公交公司,拥有员工9.49万余人,运营车辆30926辆,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861条、线路长度18630.46公里。此次展览,公交集团共精心挑选了21件文书、107张照片、12种票样等珍贵档案,再现了70年来北京公交发展历史和现状,一批文书档案和车票票样为首次公开。北京公交的吉祥物——路路、18种公交车辆模型、40张公交车型照片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看点3:国礼实物亮相
北京工美集团展区,600余件珍贵图片、国礼实物等档案资料展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份国礼象牙雕刻《成昆铁路》;赠送给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的丝绫堆绣座屏《清明上河图》;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及配偶礼品,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赠礼,2017、2019“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及配偶礼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领导人及配偶礼品,赠送越南APEC会议“和梦同圆”雕塑等礼品等均通过不同形式展出。
看点4:半个多世纪前存单展出
北京农商银行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展示了从1951年北京市第一家信用合作社——北京市小井村农业生产信用合作社应运而生到如今现代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的历史变迁。
通过60余件实物档案、照片向公众展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其中,较为珍贵的档案有:50年代实物储蓄计量器;1951年4月22日,黄玉米折实储蓄定期存单;1958年农业社信用部农村定期储蓄存单;1963年海淀区北安河信用社第241号社员证;60年代的信用社叫号牌;1988年6月7日,伍拾元面值有奖储蓄存单。
[古都新生 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
500余件档案讲胜利
展览分为“运筹帷幄决战平津”“和谈成功北平解放”“和平接管建立政权”“定都北京东方红日”四个部分,通过500余件档案资料,重现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北京市档案馆发展历程展]
展览分为“领导关怀、发展历程、干部风采、新起点再出发”四个部分,通过400余件档案资料,展现市档案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