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关键是第三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关键是第三句?
#酒业杂谈#酒是好东西吗?古往今来,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至今还莫衷一是。酒是好东西,是粮食之精华。这是爱酒之人说的。
正如诗仙李白所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中国的酒文化,绵延数千年,就像酒中滋味,绵柔醇香,值得细品。
酒,能让人兴奋,让人发狂,也能让人忘却烦恼,忘掉忧伤。酒文化已深深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生活、交友、公关等各个方面,
常言道:无酒不成宴。可对很多人来讲,却是无宴也得有酒。
有的人习惯了一日三餐,餐餐有酒,没酒吃不下饭;有的人一天没有酒局就好像身上少了什么,浑身的不自在;有的人是看酒就香,逢饮必醉,独享那种酩酊的快意;有的人喜欢借酒浇愁,将所有的烦恼与不快淹没在清香浓烈的酒中,酒醉不知愁滋味;有的人热衷于请人吃酒,请朋友、请同事、请亲戚,为的是拿拿架子,抖抖面子,刷刷存在感…
有的人说,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有时炽热似火,有时冷酷像冰,有时缠绵如梦萦,有时狠毒似恶魔,有时柔软如锦缎,有时锋利似钢刀;有的人说,酒能叫人才情激荡、超脱旷达,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也能叫人肆无忌惮,勇敢地丢掉一切面具,口吐真言……不管你是什么态度,或是何种论调,数千年来,酒都以其独到的魅力让人世间众多男女对它爱恨交加、欲罢不能。
喝酒有酒品,做人有人品。可是喜欢喝酒的先生小姐们没有一人敢把这句话作为生活的座右铭!
喜欢喝酒的人大致有这6种类型:
1.人酒共生、酒我不分的酒神;
2.饮酒助兴、文思泉涌的酒仙;
3.酒壮人胆、敢说敢做的酒勇;
4.自斟自饮、逍遥快活的酒徒;
5.醉酒闹事、丑态百出的酒鬼;
6.借酒疏通、目的明确的酒奴。
其实不管是哪类人,未曾上桌,先想的问题是:这酒该怎么喝?
一百个喝酒的人就有一百种说法!我觉得:
一是饮酒重在品酒。品酒不单是品酒的色、香、味,更要品礼仪、气氛、情趣、心境,能把饮酒上升到文化意境的层面,才是健康向上的品酒。
二是饮酒要有境界。同样饮酒,目的不同,境界不同。有文人墨客以酒助兴、文采泉涌的雅境;有喝非所愿,言不由衷,却还得“感情铁喝吐血”“感情深一口闷”“宁把肠胃喝个洞、不让感情留条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精神”的俗境;还有把酒当成餐桌上的武器,非要把别人搞醉弄倒甚至置之于死地的楚汉“鸿门宴”的恶境。
三是饮酒要讲酒德。在酒桌上,不颐指气使,攻击他人,不趾高气扬,自我吹嘘,不酒后失态,胡言乱语,能做到饮酒有节、敬酒有礼、代酒有义,这就是酒德。
四是饮酒不宜过量。酒虽然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的饮品,但必须适时适量,不然轻则误己伤身体,重则误事酿悲剧。
爱酒饮酒没有错,但是,为了自己,坚决不做酒桌上不要命的“拼命三郎”;为了他人,坚决不去强制劝酒灌酒有损身体健康。
做一个有酒德的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