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讣告!他于昨日逝世,享年101岁
突发讣告!他于昨日逝世,享年101岁
4月14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爆破事业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冯叔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4日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公开资料显示,冯叔瑜,1924年6月生,四川省邻水县人,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7月在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学院攻读工程爆破技术专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1955年11月冯叔瑜回国,任原铁道部工程总局工程师,1958年调入原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负责创建原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并任爆破研究室主任。

冯叔瑜青年时期
冯叔瑜院士是我国爆破工程界的技术权威,创立了我国爆破工程设计计算理论。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我国山区及丘陵地区全路堑或半路堑爆破设计方法。在川黔、贵昆线建设中首先发展了定向爆破筑堤坝技术,此后在全国16座水坝建设中得到全面推广,并研究发表了“体积平衡法”的坝体抛掷堆积计算公式,被全国工程界普遍采用。
冯叔瑜首先提出了深孔光面和预裂爆破技术,并全力推行铁路深孔爆破石方机械化。在港口及水下航道疏通工程中创建了水下爆破水上作业的新型施工方法,在长江三峡航道疏通,青岛、大连航道整治上全面推广应用。在控制爆破技术领域,建立了控制爆破技术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迅速推广应用。
他还参加了国内许多重大爆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技术指导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被聘为铁科院首席专家。
其中,在攀枝花钢铁公司的狮子山,冯叔瑜参与了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万吨级炸药的大爆破工程;在广州黄埔港航道疏浚的水下爆破工程中,冯叔瑜创建了一套水下爆破的施工工艺和爆破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1958年,三峡水利爆破组成立,冯叔瑜任秘书。冯叔瑜带领爆破组,在湖北宜昌周围的山区,选择了几十个试验场,进行了18次定向爆破筑坝的试验研究。冯叔瑜默默耕耘积累的丰富实验数据,直到今天仍是中国水电建设最坚实的基础。
1994年,三峡大坝正式动工兴建。为了实现三峡水域的通航,必须在三峡的山体上,人工修建一条深度为50米,可供船只上下通行的船闸。经充分考量,冯叔瑜创造性地采用了深孔爆破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方式。
来源:北京日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