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良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千多年前的这位还真不服
叶良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千多年前的这位还真不服
继2013年《狂霸天下之我最牛逼》第一大反派“赵日天”因狂拽霸帅的人名,经历的喜感故事,永不服输的精神,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万年老梗之后,最近又有人青出于蓝,为做护花使者,神秘男子频出大招,事件中那魔性的对话,那气势,一个叶良臣的名字深深刻在了大家的脑海里。此事一出,有网友反应叶良臣太装了,颇有无人匹敌的气势。可山外青山楼外楼,历史上不输给叶良臣的大有人在。
这就有一个,谁?王徽之!字子猷。大家对这个人可能不大熟悉,但是说起他的老爹来,那就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了。谁?王羲之,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大书法家,人称书圣,一部《兰亭序》人称天下第一行书。作为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也颇得父亲真传,才华出众,就是生性落拓,崇尚当时所谓的名士风气,平时不修边幅,想咋穿咋穿,只要自己高兴。
身为官二代,自己又有些才华,就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助手,经常蓬头散发,衣冠不整,对他自己应负责的事情也不闻不问。但桓温欣赏他的才华,对他十分宽容,人才难得,就由他去吧。
过了几年,他又到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骑曹参军,负责管理马匹。他不改旧习,还是整天一副落拓模样。
桓冲故意问王徽之:“王参军,你在军中管理哪个部门?”
王徽之想了想说:“不知是什么部门,时常见人把马牵进牵出,我想不是骑曹,就是马曹吧!”
桓冲再问:“那你管理的马匹总数有多少?”
王徽之毫不在乎地回答:“这要问我手下养马的人。我从来不去过问,怎么能知道总数有多少呢?”
桓冲又问:“听说最近马匹得病的很多,死掉的马有多少?”
王徽之神色如常,说:“我连活马的数字也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死马数呢?”桓冲听了,真要哭了,这哪是我的手下啊,你比大爷还大爷,但也拿他没办法,索性就不问了。
真正体现出王子猷风采的,就数接下来的几件事儿了。
有一次,王徽之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在屋里遛弯朗诵诗歌。忽然想起好基友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徽之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随从估计当时就懵了。
王徽之有个爱好,非常喜欢竹子,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没错,暂住,可是暂住他也叫随从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徽之不慌不忙,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一次到外地去,经过吴中,一个地方官家里有个很好的竹园。竹园主人已经知道王徽之会去,就洒扫布置一番,在正厅里坐着等他。王徽之却坐着轿子一直来到竹林里,讽诵长啸了很久,让人家坐在厅堂干等着,主人已经感到失望,这是对我有意见啊,不过还是希望他返回时会派人来通报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门去。主人特别忍受不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当我这儿是什么地方?就叫手下的人去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王徽之表示:我很欣赏你。这才留步坐下,尽情欢乐了一番才走。
跟王子猷同时代的,有个人叫桓子野,擅长吹笛子,可是王徽之并不认识他,只是听说过。一次坐船进京开会,这时正碰上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徽之在船中,听到有个认识桓子野的客人说,那是桓子野。王徽之便派人替自己传个话给桓子野,说:“听说您擅长吹笛子,试为我奏一曲。”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徽之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为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奏完毕,见王徽之这边没言语,就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一个大官给他吹笛子,“那子猷在此多谢了,他日,必有重谢”,王徽之一句良辰体都懒得说,就散场了。你说这是高人不,跟叶良辰比起来,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