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白马寺:七搂八拃一媳妇,天下第二银杏树
新泰白马寺:七搂八拃一媳妇,天下第二银杏树
白马寺,又名石城寺,位于新泰市石莱镇西南的白马山,白马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远望酷似仰卧的美女,又似骏马奔驰,故名白马山,山中有石城寺——“寺据山中,山如寺城,因而得名“,创建年代不祥。石城寺遗址有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主奉释迦摩尼,寺前有放生池,山中还有钓鱼台、山顶溶洞、塔林、碑林等景点。
当年的石城寺,威名远扬,闻名遐迩,寺院建筑恢弘,古朴典雅,前有钟楼,后有大雄宝殿,东西各有厢房,北有千手观音殿,东有泰山奶奶庙,游人如织,香火旺盛,可惜这些古迹,在“文革”被毁。清代拔道郭璞山曾有诗赞曰:
“凡陈薰风上柳条,恰逢晴日好相邀。
祗怜求友寻箫寺,更为深山过板桥。
作意莺啼偏恋客,逦人犬吠乍逢樵。
殿前银杏堪留饮,吩咐衲僧奉酒瓢”。
寺内有三棵古银杏树,枝干巍峨,树形婆娑。三棵银杏树,以中间一株尤伟,高36.7米,胸围9.62米,树冠覆盖面积1. 28亩,为世间罕见。据专家考定,此树有2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银杏之王”,为中国银杏第二树(第一在莒县),传说圣人孔子曾在此饮水、乘凉;另两棵也有2400年树龄,三棵银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令人叹为观止。白马山银杏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关于古银杏树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位过路先生路过白马寺,正赶上下起了小雨,就在银杏树下避雨。当时在树下避雨的人很多,有的人在树底下下起了象棋。先生仔细观察银杏树产生了好奇,树冠茂密,树干粗大,他想丈量一下树干到底有多粗,可又没带工具怎么办?先生急中生智,就伸开双臂开始丈量,当时在南面树窝里有一媳妇正在避雨,先生就以媳妇为起点,量了七搂快到媳妇了,先生不好意思再去搂抱树干了,看着媳妇还没有走的意思,没有办法就继续用手拃(读作zhǎ,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又量了八拃到了媳妇跟前,他自言自语道:“七搂八拃一媳妇”。先生丈量时被正在下棋的人看见了,引起一阵嬉笑,从此“七搂八拃一媳妇”的故事就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