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梳子卖出3个亿!靠卖梳子成功上市,谭木匠把生意做绝了
一把梳子卖出3个亿!靠卖梳子成功上市,谭木匠把生意做绝了
陆喜梅:从谭木匠的生意经历你能看到,这家企业在产品创新、价值主张、品牌价值塑造上做得非常出色。
你能想象吗,谭木匠卖木梳,可以每年卖出3个亿。从一把小木梳起步,发展到上千家连锁店,并成功赴港上市,谭木匠的故事是个商业传奇。做生意,不一定要追赶潮流,老干妈远销欧美,海天靠卖酱油做出千亿市值,谭木匠27年只做梳子,都是“闷声发财”的代表。
一把不起眼的梳子,也被做出大生意,这就是“谭木匠”。这家品牌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希望通过我们对谭木匠案例的剖析,能给中国发展中的企业一些参考和启示。
从不打折的谭木匠
从创立到如今,谭木匠默默存在了27年了,这家企业年净利润维持在1亿元以上。没有贷款,没有外债,被港股市场称为“收息股”,躺在账上的钱,也不过是买一些投资产品。从上市之初募集的1.16亿港元,到现在,仍然没有用完。
谭木匠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毛利率?谭木匠在定价策略上,十分注意品牌定位。一是高价,谭木匠的梳子,最便宜的18元,最贵的超过200元,这样的产品毛利率是很高的,基本可以在65%左右。
第二是创始人公开说过,谭木匠从不打折。谭木匠之所以不打折,自然有其底气,除了产品的质量,品牌影响力是最重要的原因。不难看出,创始人谭传华最为看重的,不是资本运作,不是规模扩张,而是坚持做好产品,做成品牌。当然了,这一策略,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
“我善治木”这四个字,曾是谭木匠非常醒目的字眼,已成为谭木匠的品牌标志。然而2015年开始,悄悄加了一横,变成了“我善治本”。不得不佩服谭木匠对品牌的理解深度,做产品是一重境界,做文化又是另一重境界。哪一个更持久、更强大,答案不言而喻。
谭木匠的员工大部分是残疾人,一家企业为社会保障了众多的残障人士就业,20多年来却没有人做任何的话题营销,只因在谭木匠认为这群残障员工和常人真没区别。正如谭传华说过,谭木匠真正的价值不是这把梳子,不是市值,而在于工厂里那些做出世界上最好梳子的残疾人员工。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只有找到赚钱之外的存在意义,方能走得更远、更高。从某种角度而言,谭木匠为中国企业展现了一种可能:做一家企业,关乎价值观与品行,也关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一横之别,足以让27年的谭木匠找到更广阔的世界。
(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